Redmine系统功能测试计划
1. 测试计划概述
1.1 测试目标
本测试计划旨在验证Redmine系统的功能完整性、正确性和稳定性,确保系统功能符合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要求,满足用户业务需求。
1.2 测试范围
- 项目管理功能测试
- 问题跟踪功能测试
- 过滤器功能测试
- 用户管理功能测试
- 权限控制功能测试
- 界面交互功能测试
1.3 测试策略
采用黑盒测试方法,结合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因果图法和场景法等多种测试设计方法,确保功能测试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2. 测试环境
2.1 硬件环境
| 项目 |
配置要求 |
说明 |
| CPU |
Intel i5或同等性能 |
4核以上 |
| 内存 |
8GB以上 |
推荐16GB |
| 硬盘 |
100GB以上可用空间 |
SSD推荐 |
| 网络 |
100Mbps以上 |
稳定网络连接 |
2.2 软件环境
| 项目 |
版本要求 |
说明 |
| 操作系统 |
Windows 10/11 |
或macOS 10.15+ |
| 浏览器 |
Chrome 119+ |
主要测试浏览器 |
| 数据库 |
MySQL |
或PostgreSQL |
| Ruby |
Ruby |
Redmine运行环境 |
2.3 测试数据
2.3.1 用户数据
- 管理员账号:admin/password
- 普通用户账号:user1/password
- 测试用户账号:testuser/password
2.3.2 项目数据
- 测试项目:TestProject001
- 项目标识符:test001
- 项目描述:这是一个测试项目
2.3.3 问题数据
- 功能问题:10个
- 缺陷问题:15个
- 支持问题:5个
3. 测试用例设计
3.1 测试用例统计
| 模块 |
测试用例数量 |
优先级分布 |
| 项目管理 |
15个 |
P0:8个, P1:5个, P2:2个 |
| 问题跟踪 |
20个 |
P0:12个, P1:6个, P2:2个 |
| 过滤器 |
10个 |
P0:6个, P1:4个 |
| 用户管理 |
8个 |
P0:5个, P1:3个 |
| 权限控制 |
6个 |
P0:4个, P1:2个 |
| 界面交互 |
12个 |
P0:6个, P1:4个, P2:2个 |
| 总计 |
71个 |
P0:41个, P1:24个, P2:6个 |
3.2 测试用例优先级
3.2.1 P0级测试用例(高优先级)
- 核心业务流程测试用例
- 关键功能测试用例
- 安全相关测试用例
- 数据完整性测试用例
3.2.2 P1级测试用例(中优先级)
- 重要功能测试用例
- 性能相关测试用例
- 兼容性测试用例
- 用户体验测试用例
3.2.3 P2级测试用例(低优先级)
- 辅助功能测试用例
- 界面相关测试用例
- 边界条件测试用例
- 异常场景测试用例
4. 测试执行计划
4.1 测试阶段
| 阶段 |
开始时间 |
结束时间 |
主要活动 |
参与人员 |
| 环境准备 |
第1天 |
第1天 |
搭建测试环境,准备测试数据 |
测试工程师 |
| 冒烟测试 |
第2天 |
第2天 |
执行P0级核心功能测试 |
测试工程师 |
| 功能测试 |
第3天 |
第5天 |
执行所有功能测试用例 |
测试工程师 |
| 回归测试 |
第6天 |
第6天 |
验证缺陷修复,执行回归测试 |
测试工程师 |
| 验收测试 |
第7天 |
第7天 |
用户验收测试 |
用户代表 |
4.2 测试资源
4.2.1 人力资源
- 测试经理:1人
- 测试工程师:2人
- 开发工程师:1人(支持)
- 用户代表:1人
4.2.2 工具资源
- 测试管理工具:TestLink
- 缺陷管理工具:Redmine
- 浏览器:Chrome、Firefox、Safari
- 截图工具:Snagit
4.3 测试执行策略
4.3.1 执行顺序
- 环境验证测试
- 冒烟测试(P0级)
- 功能测试(P0级)
- 功能测试(P1级)
- 功能测试(P2级)
- 回归测试
- 验收测试
4.3.2 执行方式
- 手工测试:所有功能测试用例
- 自动化测试:部分重复性测试用例
- 探索性测试:补充发现潜在问题
5. 测试通过标准
5.1 功能测试通过标准
5.1.1 用例通过标准
- P0级测试用例:100%通过
- P1级测试用例:95%以上通过
- P2级测试用例:90%以上通过
- 无严重功能缺陷
5.1.2 缺陷标准
- 致命缺陷:0个
- 严重缺陷:≤2个
- 一般缺陷:≤10个
- 轻微缺陷:≤20个
5.2 质量指标
5.2.1 功能覆盖率
- 需求覆盖率:100%
- 功能点覆盖率:100%
- 业务流程覆盖率:100%
5.2.2 测试覆盖率
- 测试用例执行率:100%
- 缺陷发现率:≥80%
- 缺陷修复率:≥95%
6. 风险控制
6.1 主要风险
6.1.1 技术风险
- 测试环境不稳定
- 测试数据不完整
- 测试工具故障
- 网络连接问题
6.1.2 进度风险
- 测试用例设计延期
- 测试执行时间不足
- 缺陷修复延期
- 资源分配不足
6.1.3 质量风险
- 需求理解偏差
- 测试用例覆盖不全
- 缺陷遗漏
- 回归测试不充分
6.2 风险控制措施
6.2.1 技术风险控制
- 提前搭建测试环境
- 准备完整的测试数据
- 准备备用测试工具
- 确保网络连接稳定
6.2.2 进度风险控制
- 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
- 预留缓冲时间
- 及时跟踪进度
- 合理分配资源
6.2.3 质量风险控制
- 加强需求理解
- 完善测试用例设计
- 提高测试覆盖率
- 加强回归测试
7. 测试报告
7.1 测试报告内容
7.1.1 测试概要
7.1.2 测试结果
- 测试用例执行统计
- 缺陷发现统计
- 测试覆盖率统计
- 质量评估结果
7.1.3 问题分析
7.2 报告输出
7.2.1 报告格式
- 测试执行报告
- 缺陷统计报告
- 质量评估报告
- 改进建议报告
7.2.2 报告分发
8. 测试总结
8.1 测试总结内容
8.1.1 测试完成情况
- 测试用例执行情况
- 缺陷发现情况
- 测试覆盖率情况
- 质量目标达成情况
8.1.2 经验教训
- 测试过程中的经验
- 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 改进建议
- 最佳实践
8.2 持续改进
8.2.1 改进方向
- 测试用例设计优化
- 测试执行效率提升
- 测试工具改进
- 测试流程优化
8.2.2 改进措施
- 建立测试用例库
- 引入自动化测试
- 完善测试工具
- 优化测试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