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WA安全测试用例设计和管理¶
1. 测试用例设计概述¶
1.1 测试用例设计目标¶
DVWA安全测试用例设计的目标是确保系统在面对各种安全威胁时的表现得到充分验证,通过系统性的安全测试用例设计,提高安全测试覆盖率,降低安全风险,保证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
1.2 测试用例设计原则¶
- 完整性:覆盖所有安全威胁和攻击场景
- 有效性:每个测试用例都有明确的安全测试目标
- 可执行性:测试用例步骤清晰,结果可验证
- 可维护性:测试用例结构清晰,易于更新维护
- 可复用性:测试用例设计考虑复用场景
- 安全性:测试过程本身要安全可控
1.3 安全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 威胁建模:基于威胁模型设计测试用例
- 攻击树分析:基于攻击树设计测试路径
- 等价类划分:将攻击向量分为有效和无效等价类
- 边界值分析:测试安全边界的边界值
- 场景法:基于攻击场景设计测试用例
- 状态转换法:基于系统安全状态变化设计测试用例
2. 安全测试用例分类¶
2.1 按安全威胁分类¶
2.1.1 OWASP Top 10 测试用例¶
- A01:2021 - 访问控制失效:测试访问控制机制
- A02:2021 - 加密失效:测试加密实现
- A03:2021 - 注入:测试SQL注入、命令注入等
- A04:2021 - 不安全设计:测试设计缺陷
- A05:2021 - 安全配置错误:测试配置问题
- A06:2021 - 易受攻击和过时的组件:测试组件安全
- A07:2021 - 身份识别和身份验证失效:测试身份验证
- A08:2021 - 软件和数据完整性失效:测试数据完整性
- A09:2021 - 安全记录和监控失效:测试日志监控
- A10:2021 - 服务器端请求伪造:测试SSRF攻击
2.1.2 特定漏洞测试用例¶
- SQL注入测试用例:测试各种SQL注入攻击
- XSS测试用例:测试跨站脚本攻击
- CSRF测试用例:测试跨站请求伪造
- 文件上传测试用例:测试文件上传漏洞
- 命令注入测试用例:测试命令注入攻击
- 目录遍历测试用例:测试路径遍历攻击
2.2 按测试类型分类¶
2.2.1 静态安全测试用例¶
- 代码审查测试用例
- 配置检查测试用例
- 依赖项安全测试用例
2.2.2 动态安全测试用例¶
- 渗透测试用例
- 漏洞扫描测试用例
- 运行时安全测试用例
2.2.3 交互式安全测试用例¶
- 手动安全测试用例
- 半自动安全测试用例
- 用户行为安全测试用例
2.3 按优先级分类¶
2.3.1 P0级测试用例(高优先级)¶
- 核心安全功能测试用例
- 关键漏洞测试用例
- 数据保护测试用例
- 身份验证测试用例
2.3.2 P1级测试用例(中优先级)¶
- 重要安全功能测试用例
- 常见漏洞测试用例
- 访问控制测试用例
- 输入验证测试用例
2.3.3 P2级测试用例(低优先级)¶
- 辅助安全功能测试用例
- 边界条件测试用例
- 异常处理测试用例
- 日志监控测试用例
3. 安全测试用例设计规范¶
3.1 测试用例结构¶
每个安全测试用例应包含以下要素:
- 用例编号:唯一标识符,格式为SEC_模块_序号
- 用例标题:简洁明了的安全测试目标描述
- 测试模块:所属安全功能模块
- 威胁类型:对应的安全威胁类型
- 优先级:P0/P1/P2
- 前置条件:执行测试前的环境准备
- 攻击向量:具体的攻击方法和工具
- 测试步骤:详细的执行步骤
- 预期结果:期望的安全防护效果
- 实际结果:实际测试结果(执行时填写)
- 测试状态:通过/失败/阻塞
- 设计方法:使用的设计方法
- 风险评估:测试过程的风险评估
- 创建人:测试用例设计者
- 创建时间:设计时间
- 最后更新:最后更新时间
3.2 测试用例命名规范¶
- SQL注入测试用例:SEC_SQL_模块_攻击类型_序号
- XSS测试用例:SEC_XSS_模块_攻击类型_序号
- CSRF测试用例:SEC_CSRF_模块_攻击类型_序号
- 文件上传测试用例:SEC_FILE_模块_攻击类型_序号
- 命令注入测试用例:SEC_CMD_模块_攻击类型_序号
- 访问控制测试用例:SEC_AUTH_模块_攻击类型_序号
4. SQL注入测试用例设计¶
4.1 基础SQL注入测试用例¶
| 用例编号 | 用例标题 | 优先级 | 威胁类型 | 前置条件 | 攻击向量 | 测试步骤 | 预期结果 | 设计方法 |
|---|---|---|---|---|---|---|---|---|
| SEC_SQL_USER_001 | 用户ID SQL注入测试 | P0 | SQL注入 | 1. 系统正常运行 2. 用户已登录 |
1' OR '1'='1 |
1. 进入用户查询页面 2. 在用户ID输入框输入: 1' OR '1'='13. 点击查询按钮 |
1. 系统拒绝恶意输入 2. 显示错误提示 3. 不返回敏感数据 |
等价类划分 |
| SEC_SQL_USER_002 | 用户ID联合查询注入 | P0 | SQL注入 | 1. 系统正常运行 2. 用户已登录 |
1' UNION SELECT username,password FROM users-- |
1. 进入用户查询页面 2. 在用户ID输入框输入联合查询语句 3. 点击查询按钮 |
1. 系统拒绝恶意输入 2. 显示错误提示 3. 不返回用户密码 |
攻击树分析 |
| SEC_SQL_USER_003 | 用户ID布尔盲注测试 | P1 | SQL注入 | 1. 系统正常运行 2. 用户已登录 |
1' AND (SELECT COUNT(*) FROM users)>0-- |
1. 进入用户查询页面 2. 在用户ID输入框输入布尔盲注语句 3. 点击查询按钮 |
1. 系统拒绝恶意输入 2. 显示错误提示 3. 不泄露数据库结构信息 |
边界值分析 |
4.2 高级SQL注入测试用例¶
| 用例编号 | 用例标题 | 优先级 | 威胁类型 | 前置条件 | 攻击向量 | 测试步骤 | 预期结果 | 设计方法 |
|---|---|---|---|---|---|---|---|---|
| SEC_SQL_USER_004 | 时间盲注测试 | P1 | SQL注入 | 1. 系统正常运行 2. 用户已登录 |
1'; WAITFOR DELAY '00:00:05'-- |
1. 进入用户查询页面 2. 在用户ID输入框输入时间盲注语句 3. 点击查询按钮 4. 观察响应时间 |
1. 系统拒绝恶意输入 2. 响应时间正常 3. 不泄露数据库信息 |
场景法 |
| SEC_SQL_USER_005 | 堆叠查询注入测试 | P0 | SQL注入 | 1. 系统正常运行 2. 用户已登录 |
1'; DROP TABLE users;-- |
1. 进入用户查询页面 2. 在用户ID输入框输入堆叠查询语句 3. 点击查询按钮 |
1. 系统拒绝恶意输入 2. 显示错误提示 3. 数据库表结构完整 |
攻击树分析 |
| SEC_SQL_USER_006 | 二阶SQL注入测试 | P1 | SQL注入 | 1. 系统正常运行 2. 用户已登录 3. 存在用户注册功能 |
admin'-- |
1. 注册新用户,用户名输入:admin'--2. 登录系统 3. 修改个人信息 4. 观察系统行为 |
1. 系统正确处理特殊字符 2. 不产生SQL注入漏洞 3. 用户信息修改正常 |
场景法 |
5. XSS测试用例设计¶
5.1 反射型XSS测试用例¶
| 用例编号 | 用例标题 | 优先级 | 威胁类型 | 前置条件 | 攻击向量 | 测试步骤 | 预期结果 | 设计方法 |
|---|---|---|---|---|---|---|---|---|
| SEC_XSS_SEARCH_001 | 搜索框反射型XSS | P0 | XSS | 1. 系统正常运行 2. 用户已登录 |
<script>alert('XSS')</script> |
1. 进入搜索页面 2. 在搜索框输入: <script>alert('XSS')</script>3. 点击搜索按钮 |
1. 系统过滤恶意脚本 2. 显示转义后的内容 3. 不执行JavaScript代码 |
等价类划分 |
| SEC_XSS_SEARCH_002 | 搜索框事件处理器XSS | P0 | XSS | 1. 系统正常运行 2. 用户已登录 |
<img src=x onerror=alert('XSS')> |
1. 进入搜索页面 2. 在搜索框输入事件处理器XSS 3. 点击搜索按钮 |
1. 系统过滤恶意脚本 2. 显示转义后的内容 3. 不执行事件处理器 |
攻击树分析 |
| SEC_XSS_SEARCH_003 | 搜索框编码绕过XSS | P1 | XSS | 1. 系统正常运行 2. 用户已登录 |
%3Cscript%3Ealert('XSS')%3C/script%3E |
1. 进入搜索页面 2. 在搜索框输入URL编码的脚本 3. 点击搜索按钮 |
1. 系统正确解码并过滤 2. 显示转义后的内容 3. 不执行JavaScript代码 |
边界值分析 |
5.2 存储型XSS测试用例¶
| 用例编号 | 用例标题 | 优先级 | 威胁类型 | 前置条件 | 攻击向量 | 测试步骤 | 预期结果 | 设计方法 |
|---|---|---|---|---|---|---|---|---|
| SEC_XSS_COMMENT_001 | 评论框存储型XSS | P0 | XSS | 1. 系统正常运行 2. 用户已登录 3. 存在评论功能 |
<script>alert('XSS')</script> |
1. 进入评论页面 2. 在评论框输入恶意脚本 3. 提交评论 4. 刷新页面查看评论 |
1. 系统过滤恶意脚本 2. 评论内容被转义 3. 其他用户查看时安全 |
场景法 |
| SEC_XSS_COMMENT_002 | 评论框持久化XSS | P0 | XSS | 1. 系统正常运行 2. 用户已登录 3. 存在评论功能 |
<iframe src="javascript:alert('XSS')"></iframe> |
1. 进入评论页面 2. 在评论框输入iframe标签 3. 提交评论 4. 其他用户查看评论 |
1. 系统过滤iframe标签 2. 评论内容被转义 3. 不执行恶意代码 |
攻击树分析 |
6. CSRF测试用例设计¶
6.1 CSRF攻击测试用例¶
| 用例编号 | 用例标题 | 优先级 | 威胁类型 | 前置条件 | 攻击向量 | 测试步骤 | 预期结果 | 设计方法 |
|---|---|---|---|---|---|---|---|---|
| SEC_CSRF_USER_001 | 用户信息修改CSRF | P0 | CSRF | 1. 系统正常运行 2. 用户已登录 3. 存在用户信息修改功能 |
<form action="http://target.com/update" method="POST"><input name="email" value="attacker@evil.com"></form><script>document.forms[0].submit()</script> |
1. 用户登录系统 2. 访问恶意网站 3. 恶意网站自动提交表单 4. 检查用户信息是否被修改 |
1. 系统验证CSRF Token 2. 拒绝跨站请求 3. 用户信息未被修改 |
场景法 |
| SEC_CSRF_USER_002 | 密码修改CSRF | P0 | CSRF | 1. 系统正常运行 2. 用户已登录 3. 存在密码修改功能 |
<form action="http://target.com/changepassword" method="POST"><input name="newpassword" value="hacked123"></form><script>document.forms[0].submit()</script> |
1. 用户登录系统 2. 访问恶意网站 3. 恶意网站自动提交密码修改表单 4. 检查密码是否被修改 |
1. 系统验证CSRF Token 2. 拒绝跨站请求 3. 用户密码未被修改 |
攻击树分析 |
7. 文件上传测试用例设计¶
7.1 文件上传安全测试用例¶
| 用例编号 | 用例标题 | 优先级 | 威胁类型 | 前置条件 | 攻击向量 | 测试步骤 | 预期结果 | 设计方法 |
|---|---|---|---|---|---|---|---|---|
| SEC_FILE_UPLOAD_001 | 恶意脚本文件上传 | P0 | 文件上传漏洞 | 1. 系统正常运行 2. 用户已登录 3. 存在文件上传功能 |
创建包含PHP代码的图片文件 | 1. 进入文件上传页面 2. 选择恶意脚本文件 3. 点击上传按钮 |
1. 系统检测文件类型 2. 拒绝上传恶意文件 3. 显示安全提示 |
等价类划分 |
| SEC_FILE_UPLOAD_002 | 文件类型绕过测试 | P0 | 文件上传漏洞 | 1. 系统正常运行 2. 用户已登录 3. 存在文件上传功能 |
修改文件扩展名绕过检测 | 1. 创建恶意脚本文件 2. 修改文件扩展名为.jpg 3. 尝试上传文件 |
1. 系统检测文件内容 2. 拒绝上传恶意文件 3. 显示安全提示 |
边界值分析 |
| SEC_FILE_UPLOAD_003 | 文件大小限制测试 | P1 | 文件上传漏洞 | 1. 系统正常运行 2. 用户已登录 3. 存在文件上传功能 |
上传超大文件 | 1. 创建超大文件 2. 尝试上传文件 3. 观察系统响应 |
1. 系统限制文件大小 2. 拒绝上传超大文件 3. 显示文件大小限制提示 |
边界值分析 |
8. 命令注入测试用例设计¶
8.1 命令注入攻击测试用例¶
| 用例编号 | 用例标题 | 优先级 | 威胁类型 | 前置条件 | 攻击向量 | 测试步骤 | 预期结果 | 设计方法 |
|---|---|---|---|---|---|---|---|---|
| SEC_CMD_PING_001 | Ping命令注入测试 | P0 | 命令注入 | 1. 系统正常运行 2. 用户已登录 3. 存在Ping功能 |
127.0.0.1; ls -la |
1. 进入Ping测试页面 2. 在IP地址输入框输入: 127.0.0.1; ls -la3. 点击Ping按钮 |
1. 系统过滤恶意命令 2. 只执行Ping命令 3. 不执行额外命令 |
等价类划分 |
| SEC_CMD_PING_002 | Ping命令管道注入 | P0 | 命令注入 | 1. 系统正常运行 2. 用户已登录 3. 存在Ping功能 |
127.0.0.1 \| whoami |
1. 进入Ping测试页面 2. 在IP地址输入框输入管道命令 3. 点击Ping按钮 |
1. 系统过滤恶意命令 2. 只执行Ping命令 3. 不执行管道后的命令 |
攻击树分析 |
| SEC_CMD_PING_003 | Ping命令重定向注入 | P1 | 命令注入 | 1. 系统正常运行 2. 用户已登录 3. 存在Ping功能 |
127.0.0.1 > /tmp/test.txt |
1. 进入Ping测试页面 2. 在IP地址输入框输入重定向命令 3. 点击Ping按钮 |
1. 系统过滤恶意命令 2. 只执行Ping命令 3. 不执行重定向操作 |
边界值分析 |
9. 访问控制测试用例设计¶
9.1 权限绕过测试用例¶
| 用例编号 | 用例标题 | 优先级 | 威胁类型 | 前置条件 | 攻击向量 | 测试步骤 | 预期结果 | 设计方法 |
|---|---|---|---|---|---|---|---|---|
| SEC_AUTH_BYPASS_001 | 直接URL访问测试 | P0 | 访问控制失效 | 1. 系统正常运行 2. 用户未登录 |
直接访问需要登录的页面URL | 1. 打开浏览器 2. 直接访问管理员页面URL 3. 观察系统响应 |
1. 系统检测用户权限 2. 重定向到登录页面 3. 不显示敏感信息 |
场景法 |
| SEC_AUTH_BYPASS_002 | 权限提升测试 | P0 | 访问控制失效 | 1. 系统正常运行 2. 普通用户已登录 |
尝试访问管理员功能 | 1. 使用普通用户登录 2. 尝试访问管理员功能 3. 观察系统响应 |
1. 系统检查用户权限 2. 拒绝访问管理员功能 3. 显示权限不足提示 |
等价类划分 |
| SEC_AUTH_BYPASS_003 | 会话固定攻击测试 | P1 | 访问控制失效 | 1. 系统正常运行 2. 用户已登录 |
使用固定会话ID | 1. 获取用户会话ID 2. 使用固定会话ID访问系统 3. 观察系统行为 |
1. 系统检测会话异常 2. 要求重新登录 3. 生成新的会话ID |
攻击树分析 |
10. 测试用例管理¶
10.1 测试用例生命周期¶
10.1.1 测试用例创建¶
- 根据安全需求文档设计测试用例
- 使用标准模板创建测试用例
- 设置合适的优先级和分类
- 进行安全专家评审
10.1.2 测试用例评审¶
- 安全威胁覆盖完整性评审
- 攻击向量有效性评审
- 测试步骤安全性评审
- 预期结果准确性评审
10.1.3 测试用例维护¶
- 安全威胁变化时更新测试用例
- 定期检查测试用例有效性
- 删除过时的测试用例
- 优化测试用例结构
10.2 测试用例管理工具¶
10.2.1 工具选择¶
- OWASP ZAP:开源安全测试工具
- Burp Suite:商业安全测试平台
- Nessus:漏洞扫描工具
- Metasploit:渗透测试框架
10.2.2 管理流程¶
- 测试用例创建和评审流程
- 测试用例版本控制
- 测试用例执行跟踪
- 测试用例维护更新
10.3 测试用例执行管理¶
10.3.1 执行计划¶
- 按威胁严重程度安排执行顺序
- 按攻击类型分组执行
- 按测试环境分类执行
- 制定执行时间计划
10.3.2 执行跟踪¶
- 记录测试用例执行状态
- 跟踪漏洞发现情况
- 分析测试用例失败原因
- 统计安全测试覆盖率
10.3.3 结果分析¶
- 安全测试执行结果统计
- 漏洞发现情况分析
- 安全测试覆盖率分析
- 安全测试效率分析
11. 测试用例质量保证¶
11.1 质量检查标准¶
11.1.1 完整性检查¶
- 测试用例覆盖所有安全威胁
- 测试用例包含所有必要元素
- 测试用例步骤完整清晰
- 预期结果明确可验证
11.1.2 有效性检查¶
- 测试用例目标明确
- 攻击向量有效
- 预期结果合理
- 测试数据有效
11.1.3 安全性检查¶
- 测试过程安全可控
- 不产生实际安全风险
- 测试环境隔离
- 测试数据安全
11.2 质量改进措施¶
11.2.1 评审机制¶
- 建立安全测试用例评审流程
- 定期进行质量评审
- 收集安全专家反馈意见
- 持续改进测试用例质量
11.2.2 培训机制¶
- 安全测试用例设计培训
- 安全测试工具使用培训
- 安全威胁识别培训
- 最佳实践分享
11.2.3 监控机制¶
- 安全测试用例执行监控
- 质量指标监控
- 安全问题跟踪监控
- 改进效果监控
12. 测试用例执行策略¶
12.1 执行顺序¶
12.1.1 优先级执行¶
- P0级测试用例:优先执行,确保核心安全功能
- P1级测试用例:其次执行,确保重要安全功能
- P2级测试用例:最后执行,确保辅助安全功能
12.1.2 威胁类型执行¶
- SQL注入测试:先执行,确保数据安全
- XSS测试:其次执行,确保前端安全
- CSRF测试:再次执行,确保会话安全
- 文件上传测试:最后执行,确保文件安全
12.2 执行环境¶
12.2.1 测试环境¶
- 隔离环境:用于安全测试
- 沙箱环境:用于恶意代码测试
- 模拟环境:用于攻击模拟
- 生产环境:用于安全验证
12.2.2 环境配置¶
- 安全工具:安全测试工具配置
- 监控系统:安全监控配置
- 日志系统:安全日志配置
- 备份系统:数据备份配置
12.3 执行监控¶
12.3.1 进度监控¶
- 安全测试用例执行进度
- 安全测试用例通过率
- 安全测试用例失败率
- 安全测试覆盖率
12.3.2 安全监控¶
- 漏洞发现率
- 漏洞修复率
- 安全事件发生率
- 安全测试合规性
13. 测试用例优化¶
13.1 优化策略¶
13.1.1 用例优化¶
- 删除重复的安全测试用例
- 合并相似的攻击测试用例
- 优化测试用例步骤
- 提高测试用例效率
13.1.2 工具优化¶
- 优化安全测试工具
- 减少工具依赖
- 提高工具复用性
- 简化工具配置
13.2 优化效果¶
13.2.1 效率提升¶
- 减少测试用例数量
- 缩短测试执行时间
- 提高安全测试覆盖率
- 降低测试成本
13.2.2 质量提升¶
- 提高测试用例质量
- 减少测试用例错误
- 提高测试准确性
- 降低安全风险
14. 总结¶
DVWA安全测试用例设计和管理涵盖了系统的核心安全威胁,通过系统性的安全测试用例设计,确保系统安全防护完整、威胁识别准确、漏洞修复及时。
安全测试用例设计遵循完整性、有效性、可执行性、可维护性和安全性原则,采用多种设计方法,确保测试用例覆盖全面、设计合理。
安全测试用例管理建立了完整的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包括创建、评审、维护、执行等各个环节,确保测试用例质量持续改进。
通过科学的安全测试用例执行策略和质量保证措施,为DVWA安全测试项目的质量保证提供了有力支撑,确保系统能够抵御各种安全威胁和攻击。